就业政策和服务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教学质量信息 -> 就业政策和服务 -> 正文
2019年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时间:2019-07-17 作者: 点击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和“根植于汽车产业,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得到了各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毕业5年平均薪酬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整合资源等举措,在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1建立健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

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各学院院长、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相继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领导统筹全局、学工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学院逐层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比如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毕业生推荐工作分解到各专业、教研室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施全员推荐、引导毕业生就业,建立就业帮扶台帐,梳理学生就业情况,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向各系主任、老师汇报、沟通就业情况。汽车工程学院建立了学院就业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学院教师、学工人员的责任,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定期研判就业形势,建立起全员工作格局,全力促进就业工作。经济管理学院构建“辅导员+专业负责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心贴市场精培育,同时鼓励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情注就业促成才;辅导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全面覆盖、精细管理。 

将就业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核心指标进行考核。将就业率、就业质量、毕业生的跟踪服务、就业核查等指标作为学生工作目标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定期将

第四部分就业工作举措 

就业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度、紧迫感。  

扎实开展就业数据核查工作。学校出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一方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利用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动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各二级学院可实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以便对毕业生有选择性的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并提供帮扶;另一方面认真落实毕业生统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报送就业进展情况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准确报送就业进展情况。在就业统计核查上,我校采取并落实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核查”的工作方式,并对核查整改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就业数据复查工作;二是确保数据真实,挤干水分;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跟踪与服务;四是加强毕业生的离校爱校教育、诚信教育;五是严格按照省就业中心的时间节点要求,做好数据上报工作。

2推动多方合作,大力开拓就业市场

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通过“主动出击”、“情感维护”、“优质跟踪”、“校友帮带”等策略开拓与维护就业市场。学校领导每年带队拜访国内大中型企业、走访校友企业、行业标杆企业,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一年来共邀请70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专场宣讲会、大中型招聘会等形式来校招聘毕业生;面向行业、面向地域、面向企业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掌握需求信息;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方式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稳定现有的就业市场;各学院也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和项目合作机会,争取与用人单位创办不同层次、切合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基地。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开辟就业新途径。学校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对校友密集的地区、企业进行调研走访、积极主动了解我们校友的工作成绩,主动介绍学校的办学成就,推荐毕业生前往校友企业实习、工作,在助力校友企业腾飞的同时,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2018年是学校校友总会换届年,学校充分利用校友进校参会的契机,动员校友企业返校招聘,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借此机会,学校积极主动向校友所在企业推荐学校优秀毕业生,并邀请企业来校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组织应届毕业生深入校友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加深毕业生与校友企业的相互了解,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机会。

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就业工作合力。加大与省教育厅、地方政府、行业机构、人才服务机构、重点用人单位的联系,一年来联合湖北省教育厅、十堰市人社局、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4场主题为“我选湖北·精准脱贫”、“我选湖北·圆梦车城”和“我选湖北·圆梦开发区”大型招聘会,参会企业超过500家,提供就业岗位14000多个。联合中华汽车人才网举办3场汽车行业人才招聘会,参会企业150多家,提供岗位3000余个。

3完善指导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每个学院明确专人负责就业工作。每个学院遴选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任就业辅导员,专职从事毕业生就业,为确保每一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特点,定期对就业辅导员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如就业信息系统的使用,省里相关文件政策解读传达,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就业核查、就业帮扶等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指导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指导活动。一是编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手册》发放给每名毕业生,大四就业季中获得全程的就业创业指导帮扶服务。二是每年9-10月份,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校友开展多场次就业形势、公务员招考等方面讲座,确保每名学生参加不少于1场,引导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就业。针对2018届毕业生,邀请公务员培训机构华图教育举办公益活动5场,惠及400人次毕业生;邀请了前程无忧武汉校招部负责人陈清清对2018届毕业生开展汽车行业就业形势讲座,参与毕业生人数近700余人。三是充分利用校内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和校外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校友、专家等资源,通过讲座、报告、简历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增强求职竞争力。

切实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台账,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业困难、离校未就业等重点学生数据库。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贴,加强对未就业学生跟踪服务,扎实做好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帮助未就业学生尽快落实工作岗位。比如汽车工程学院通过党员、班长、团支书、寝室长等学生骨干群体,建立就业朋辈帮扶体系,由他们协助就业辅导员对班级同学的就业工作进行帮扶,较好发挥带动和促进同学就业的职能,使得部分班级顺利实现100%就业。部分学院还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就业求职过程中,辅导员还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帮扶。

4多措并举,多渠道促就业

加强考研引导,助推学生高层次成长。各学院每年组织举办2-3场专题动员和交流会,建立专门的QQ、微信等考研线上交流平台,由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考研成功典型学生等对学生进行考研动员和经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考研的信心,营造浓厚考研氛围。学校专门设立了考研奖励专项经费,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进行奖励。理学院从大一就开始引导学生考研,并将考研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政密切配合,

第四部分就业工作举措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积极寻求教务支持,划出专门的教室供考研学生备考。同时对考研学生全程关注、全程指导,给每个考研学生安排指导老师,邀请优秀研究生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临近考研,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不定期对考研学生发放了考研慰问品如牛奶、暖手宝等,成绩公布后,院长带头为参加复试的学生指导并根据需要为需要调剂的学生联系调剂学校。  

加强政策指导服务与就业观念引导。学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军、参加公务员招考,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就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让他们树立起“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法学专业就业特点,积极动员毕业生参与司法考试、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在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理论实践并举,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以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学校转型发展的九大工程之一。2017年7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配备专兼职人员,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指导服务工作。2018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0.39%。

5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开展用人单位调查

开展就业工作业务培训。学工部组织开展就业形势和政策培训,提高就业工作人员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分析能力、就业政策及工作程序的把握解读能力。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毕业班辅导员和就业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

规范就业派遣服务。一是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正确解读上级政策和学校规定,在学生就业手续咨询和办理、催收学生就业材料等工作中,做到制度不走样、学生零投诉。二是加强与毕业生沟通,加强对学生签约及派遣流程的指导,让学生在与用人单位对接时远离就业陷阱,在办理就业手续时少走弯路,同时杜绝派遣方案简单粗放,坚决杜绝未经学生同意代签派遣方案等“被就业”现象的发生。

强化各类平台管理。一是对就业信息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严格审核,认真审核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招聘人员身份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建立企业招聘诚信档案,诚信优质企业优先邀请,诚信缺失的企业列入招聘黑名单,取消进校招聘资格,切实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降低违约风险,提高就业工作效果。二是规范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91网络联盟”等各级网络平台,数据上报做到准确、及时。

第五部分就业反馈 

开展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学校利用大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契机,与用人单位进行访谈,或对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学校于2018年7月—8月组织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对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校友联络走访等方面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意见。

上一条:2020年就业工作举措
下一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